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昆明公园升级提档主打文化牌
 CCT·康辉旅游 2014/3/14 发布
396人看过
昆明康辉旅行社,大品牌,值得信赖!放心的服务,放心的价格,一站式专业预定服务,7*24小时在线专业客服请拨打:400-688-2922。康辉旅游,玩转全球!

 

 对于许多昆明人来说,公园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的郊游目的地,是在五天工作日后接触大自然“放风”的好去处;是在薄薄暮光中上演的“人约黄昏后”;是退休后父母呼唤着老伙伴们去晨练、广场舞的“健身房”。

  据市园林绿化局统计,昆明全市共有209个公园,“金殿朝晖”、“长联映月”、“圆通樱潮”、“龙泉探梅”……昆明几大“老牌”公园不但有着各具特色的灵秀风光,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对以建成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的昆明来说,公园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不但要体现在为本地市民提供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场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发掘公园内在历史文化、通过提炼文化产品、赋予文化内涵,让抽象的文化在公园得到具象的表达,让“远方的客人”能够留下来,让富有昆明特色的文化产品可以透过公园这扇“窗口”打出一手漂亮的文化“牌”。

  去年底,在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翠湖莲华禅院里开了家“拾翠”滇文化中心,皮影艺人从幕后来到台前,各种穿着花衣裳的小人儿被交到稚童手中,早年间被嫌弃的粗糙土瓷碗在重新经过一番设计后变成朴质的茶器,有股傻头傻脑的可爱劲儿。新建的莲花池公园也唱起了云南首部庭院情景戏剧——《圆圆曲》,阑珊夜色中配着二胡的咿咿呀呀道尽陈圆圆一世爱恨情仇,并以580元/位的票价接连上演九场。今年起,为了延续“三山一水”文脉,市园林绿化局将以“文化建园”为主线,对包括黑龙潭公园在内的10大公园拟将集体改造升级。这些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公园到底该怎样挖掘文化价值,怎样打好文化牌?从翠湖公园及莲花池公园的转型中或许可探得一些“门道”。

  案例一

  翠湖“拾翠”营销云南文化

  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公园晨练的老赵头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处新“玩场”——翠湖莲华禅院“拾翠”滇文化中心。那天早上,赵大爷回家的时间比平常晚了一个钟头。

  2013年11月,在经历2个多月的试营业之后,拾翠滇文化中心正式营业,“龙云戏台”上演的不仅是滇剧,还有瑞典著名打击乐组合BubbleBeatz带来的打击乐舞。3000多平方米的经营场地内,这个以滇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项目采用“互联网”式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昆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厚、民族文化产品丰富和民族民间人才聚集等优势,恢复龙云戏台、打造云南非遗体验区、翠湖文化主题区、云陶、良绣、皮影等十大文化项目,让民众不但能看,而且能体验云南丰富多元的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拾翠”一天的客流量最高达3万人。“就文化产业而言,这算是一个奇迹,也证明我们的路子行得通,消费者买账。”“拾翠”总经理陈璐介绍,他们正着手把极具云南风情的饰品照片整理上传到淘宝店铺,供淘宝客人购买,“这只是我们的自有品牌‘良绣’旗下一小部分产品而已。”陈璐说。

  “拾翠”更像是一个文化类的小型商业综合体,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文化体验。陈璐介绍,“拾翠”有一支专门的设计团队,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挖掘和保护性开发,先传承、后调整,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譬如把云南鲜花通过压花工艺制成镇纸、项链、戒指等实用美物,在顾客购买的同时,让这种工艺得到有效传播。“拾翠”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走的是O2O文旅体验——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开了云南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先河:采取线下展示云南非遗文化、线上运营非遗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将极具云南特色的剪纸、刺绣、木雕、陶艺在经过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后化身为饰品、茶具、家居用品等毫无距离感的实用文化产品,以亲民形式为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造血”。

  “也许你听过‘拾翠’但不知道具体位置,只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指定数字,就可以把整个路线规划推送给你,同时把当天最新的活动告诉你;这里10多个铺面里吃喝玩乐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手机支付购买;扫一下茶杯下的二维码,点击支付,等你回家茶杯也就发货了。”陈璐介绍,“‘拾翠’目前正全面建设互联网板块的所有构件,力争未来成为线上人和线下人的相互转化。我们希望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窗口,吸纳喜欢云南美物的人进到我们平台,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了解云南的文化。”

  “我们主要走互联网的平台盈利模式,即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而非只有高位消费者才有购买能力。”陈璐说,“拾翠”的核心收益模式是三三制,纯粹租金、联营店、自有品牌投资收益各占三分之一。将来准备在西双版纳等地建立其他类似项目平台。她希望,政府能在低息贷款等方面给予金融政策扶持,同时给予“拾翠”里一些文产产品税收优惠。

免费
咨询
10